2017年十月中的初秋,正是台灣我屬一屬二喜歡的宜人時節了。然而就在那該死的兵單時中不下來的空窗期,又再次以拜訪親戚朋友之名,買了一些伴手禮來騙吃騙喝了。然而一下飛機沒多久就感受的新加坡的炎熱了,才發現這趟旅程不僅沒有避暑、避寒的奢華度假,還延長了我的夏天,然後直接回國投奔寒流的洗禮。
這14天的流浪旅行下,吊扇一直時時刻刻引起我的注意,一個平常很容易被忽略的設備,或許是現今的台灣四季分明,也已習慣用冷暖氣來當作起承轉合;反觀幾乎不認識四季的新加坡似乎就非常珍惜風扇、吊扇的存在。
風扇因為放在平面還容易看見,電扇就完全另當別論了。然而吊扇幾乎無所不在,無論是小吃店門口到住家陽台,小型公車站牌到捷運站體,市民用餐的巴剎或是高級商辦大樓前棚架廣場的咖啡廳,以各種形狀、大小、形式、態度的出現在每一個角落。
有些吊扇非常巨大,運轉起來緩慢到肉眼就能跟上節奏判別其葉扇造型,總有沉穩安心的氛圍,看著看著也沒有這麼熱了;有些則完全隱藏在天花黑色的背景裡面,默默的付出無怨無悔,悄悄的帶來一絲涼意;有的成為建築物本身的造型,巨大而粗曠;有的小巧而有趣如同裝置藝術品的存在,讓人忍不住想把玩;也有的述說著小吃店的歷史與經歷,比招牌更為招牌。不過也有可能就只是無聊的建築系學生,過度的詮釋,才會抬頭仰望天花自以為是的浪漫八。
而他們吹出來的風,雖然有些我也搞不太清楚是不是他們造成的,也有很多時候還是底擋不住高溫帶來的不快。;但也有讓我非常有印象的風,正午空氣完全沒有任何的一流動,擁擠人群的捷運站裡卻還是感受到一陣一陣的風徐徐撫摸著你的臉頰,何等暢快。
絕大多數的室內空間也都是有冷氣的,但吊扇、風扇還是很認真地詮釋了這個過渡的半戶外空間的微調節,如同太多太多他們的其他細節作法,大樓公寓的小型游泳池、精細設計的雨遮、植栽、皮層... ...,吊扇只是其中一種,之前的我都只把它當作設備甚至忽略,,也或許他單純的機械和涼意,如此感觸才會最多吧。
一波寒流來的夜晚整理起這些照片更是倍感溫馨,腳邊的電暖爐好像完全沒有司好的作用。賣火柴的小女孩,冬天又何時結束,如果我現在能在新加坡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