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那年非常著迷園林設計手法,水平元素、垂直元素、開口... ...,一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神秘面紗。對於蘇州博物館內真實空間體驗之旅更是倍受期待。也因為如此而失去了漫步欣賞的初體驗,取而代之乃過度理性地想去分析的心態,回頭想想這也算是班門弄斧草率歸納的笑柄吧。
如果只有以簡化園林元素,重新以幾何來轉化傳統,黑白的色調的傳統色系也讓建築師輕鬆的統治的所有動靜。重新詮釋過的燈具、扶手等各個細節。與周遭地景的尊重與呼應,巧妙地取景,相互對話。或許能夠快速地閱讀起這博物館的大致。再來就是細膩的比例與室內空間的光線流動,也或許是本身對館藏就沒有太過多的著墨,回頭幾乎記不得任何展示。
這總讓我想起在拙政園-中園裡面的失落,原本使用型態完全不再;東園遊走的無助,書房變成紀念品店、就算是全部原樣保存,仍然少了一股文人雅興,取而代之的是觀光團翻騰與導遊啷嗆破書袋聲。但就算是如此,直搗心臟的震撼的衝擊還是讓我好長一段時間無法消化。
在還沒實際前往時,記憶都是作品集底的照片,點景、對景、夾景、障景、借景、框景、透景、隔景……春夏秋冬的定格歸檔。總是擔心若無法將這分鏡搞組合成一組流暢的影片,沒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豈能討論起空間 ?
但事實證明完全是多慮了。在此就先不提傳統的園林,就只先聊聊蘇州博物館的感觸吧 ! 在博物館裡我覺得水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流動的水、靜謐的鏡面水光、泛起波動的水紋、水聲更讓博物館不過分死寂。五官因為這水的連結,讓我們遊走在棟美術館時時刻刻保持著靈敏,雖然是倍數放大在吸收一切的感覺,卻還是十分優雅。
唯一最為好奇的莫過於建築師對一堵牆後的拙政園的態度了吧,中間營造的靜謐水光北方的那一堵白牆,以壁為紙的裝飾著假山片石。到底又是何等自傲的營造著中間的氛圍呢?如果不適GOOGLE地圖的幫助我永遠也不知道原來他們的關係如此的微妙,雖然也能夠理解最後設計的決策,但就是好想知道其中的過程與掙扎。
如果只是用穿著旗袍的外國人來形容這棟美術館,或許也太過苛刻。總覺得努力整合著中西、現代與過去、是努力計算討論出來的結果,但卻呈現出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愜意,或許也算是中國人的一種詩意境界吧。
攝影 : 唯一同出遊神秘嘉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