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算是第一篇高層建築的文章吧,樸實無華的外觀下除了無數的細節更充滿的悟性的空間體驗。但下筆方式卻只能無趣地從腹地、基地、立面、平面、垂直動線等等慢慢去試圖分析,也或許略顯枯燥不專業的評論。認識的案例不外乎都是住宅居多,而對於這類型的建築除了法規稍稍認識以外,根本是陌生到了極致。希望能讓讀者感受到起空間趣味。 都市高樓棋盤中的立面從外觀量體上的樸實,彷彿訴說著內部禪意就如同立面一般。不約而同一樣都是兩側的厚重的撐起中間的通透,中間的大廳彷彿沒有任何一根柱子或是結構、樑板也是收斂非常極致企圖隱藏結構,帶出純粹的空間概念。回故起上一篇營建的真實性,刻意創造沉穩的包裝與純粹的概念,更加強化了其簡樸真實的禪意,其對比更使人深思。不經讓人想起Le Corbusier的廊香教堂。大面的斜面玻璃帷幕彷彿轉化了傳統建築的斜屋頂,把主入口的空間界定得更為明確。或許是兩側實體的襯托,使其不同於商業辦公的通透鮮明與其象徵,給人一股沉穩的力量,設計者對於三門的詮釋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 動線的引導與意境的塑造,進入正殿前的斜坡引道,從轉角的陰暗到光線直接的散入,心境自然產生出了轉折,也能好好靜下心來沉澱一下心靈。觀光般的我們則是在正殿走馬看花般就去搭電梯,因為許多樓層需要預約才能參觀就直接前往頂樓。而直達電梯到頂樓那樣的衝擊,再次體驗了對於電梯的自己獨到的詮釋,再次又追述起 Koolhaas 對於垂直關係破壞性的表態。雖然到頂層一踏出電梯的視野還是受到梯廳的格式限制略顯平庸的綁手綁腳,但牆後柳暗花明的竹林仍讓我們體驗了天空的無窮無盡。綜觀基地文理也何嘗不是一帖良藥。而頂樓鋪面材質的轉換鏡面般的磁磚更把整片天空都捕捉了下來,其感動人心。 而整棟建築多為石材、磨石子、木材與清水混凝土。室內以花崗岩就算是樸素無華,如同翠綠的手鐲不容有一絲的斑紋,鮮明的價值觀對比也讓其顯得格外衝突。然而能像密斯·凡·德羅設計的1929年巴塞隆拿博覽會德國館大幅面瑪瑙石牆面成為點睛之筆,又或者翠玉白菜般賦予亂石之昇華,或許不會讓材質的個性只成為安靜的背景吧。相較於石材的使用,鋪面銅線的分割與樓梯銅止滑條實在是讓人為之一亮,特別喜愛。每每在軍中看到被油漆塗抹的殘骸式修繕都忘記了他原本是如此的典雅寂靜。微弱的光澤,別具心裁的分割都展露著設計著的巧思與用心。
若有若無的提供了一個沉澱自己的片刻空間,在這水泥叢林裡市政核心的一切紛紛擾擾遠離一切塵囂,與前方的都市型廣場公園運動、郊遊成了一個的最佳對照。一提到基地位置就還是覺得非常的驚人,那個軸線的關係與地段,幾乎是龍穴的所在地的那種感覺。幫我們導覽的義工說著原本是一間簡陋的鐵皮屋時,我不經莞爾的笑了,只能好好反省了一下自己,無奈世俗庸俗的我只能想到鉅額的工程款項和投資決策的決心。雖然仍是有宗教的包袱與私密,但從我們靠近抬頭仰望玻璃帷幕,義工就為我們敞開門的小動作,甚至是我們說明來訪目的也熱烈歡迎的舉動,或許這也能算是某一種程度上的公共建築了呢。
參觀中沒有拍照,而外立面也因為時間的關係陽光過於強烈。所以要看照片的話就要看下面照片的連結喔。也有很多筆者都還有參觀到的空間照片也能欣賞一下。
攝影:阮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