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ite《OO》鷹架與浪板的日常轉化成一方舞台,框出上方的天空創造了一個小舞台,兩個不同顏色的圓柱狀量體,簡單的一概念般的單純,可有可無的搭接著北美館。彷彿為休館的北美提供了一個新量體。 建築是他者,主體至始至終是觸發的事件,是真實的交流經驗。 那麼,因為空調系統修繕而卸下藝術品的美術館是什麼? 沒有美術館的美術館廣場又是什麼?X-site建築裝置在失去主體的廣場上將是什麼? —大林工作室。 總仍覺得沒有甚麼回應到他自己的喃喃自語,而什麼才是建築所呈現的裝置藝術空間,北美這次長期的整修下,也使得這次的變得格外孤獨,幾乎可以說是專程來欣賞這件作品了,也或許是這原因,而雞蛋裡挑骨頭了起來。 《OO》在負負得正的反覆辯證下,卻反倒如同“專屬”為建築人的服務。正也因為是臨時建築、裝置、藝術等多方角力的支持下,任何處理方式都能有過度的詮釋或嚴厲的抨擊。但如果只是想藉由材料與克服結構的巨大量體,不免讓我更為失落其操刀的手法。略顯過於開放的討論空間,與沒有特殊的空間體驗,是我覺得對於一件公共裝置互動的空間,幾乎快要變成一道安靜的白牆,或者說是符合現代人拍照的背景,實在很難給大眾帶來更多的空間體驗或反思。 或許比起會搬家變成永久設施的蛇行藝廊,北美館提供的場地和嚴苛的設計條件。《OO》已經使作品已經很臨時工地了。而且每一屆的原則下多少還是有些小樂趣,至於舞蹈或是活動藝術的結合本應就是一種呈現,臨時工地能成為舞台象徵,雖藝術層面非常高,《OO》也應是多方角力下的決策。總覺得到了現場實在無法體驗出這麼強烈的感官衝擊,與其說是充斥在我們周遭生活的元素,更像是老生重談詮釋,至於材料構建的組合、結構的克服,理當是一種行為。卻是否是大眾能夠感知的方式呢? 但扣除辯證般的討論,我還是挺喜歡這個“舞台”的,幾何平面下的一絲童趣下的對比,雖然遠不及Pezo Von Ellrichshausen一種內在的幾何秩序,很純粹的感動。其中裝置的氣球泡泡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了,與其說是互動裝置不如說是夢幻計時器。無論是小朋友的嬉鬧、大學生畢業拍照的背景、IG 裡面的限時動態的紀錄。都因為泡泡而刻意的等待而四處觀看,圓形的廣場也產生了一個非同心圓的集合,這一點倒是挺有意思的。 一天下來,去了當代、北美還有荷蘭小鬆餅。然後還是想反思一下那些連作品導讀都不願意看的訪客或網美,創作前無限的搔首弄姿讓我頭更爆炸痛,只能假裝專心看展默默的一直干擾他們。但他們卻是散播創作最快速的話題性與誘因,而拍照在這傳媒的方式擴展創作者的理念卻又是最有效率影響,但有沒有好好地傳達出去似乎也不再是大家最在意的事情了。
下面這專業的就非筆者作品了,但實在一定要分享一下。
相關連結
2018 X-site計畫:OO-工務所的行動研究
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id=626&ddlLang=zh-tw
欣傳媒xinmedia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1498-Xsite